文:邱奕寧

教育局將在30多校推動 男廁改「男女共用」

隨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北市公立場所與大專院校陸續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北市教育局昨在育成高中宣布,打造北市高中職第一所友善廁所,最終目標希望女學生下課不會在廁所前大排長龍。藝人蔡依林出席活動時也表示,樂見校園開始推廣性別友善,教育大家如何包容別人的不一樣。

北市教育局表示,性別友善觀念應向高中職扎根,計畫由育成高中為首,選出6所高中職改建性別友善廁所,讓學生明白,性別非僅男、女兩種分別,藉此認識社會中存在著多元性別與使用廁所的不同需求。

教育局長湯志明表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男廁的標誌改為男女共用的標誌,希望可以先透過單間設計、現有廁所隔間改善等方式調整,教育局將撥100萬元經費,供全市30多所高中試辦,未來計畫擴大至國中、小校園。

湯志明說,男女合校的廁所,常可見男廁前門可羅雀,女廁卻大排長龍,希望此次調整,讓女學生不用因排隊如廁,犧牲下課休息時間。

女生說有心理壓力 盼增設男女燈號

高一女學生蔡亞軒指出,只要段考前都會因上廁所排隊,但男女合廁對心理會有一些壓力,希望能夠設置男女燈號,讓女學生知道哪一間廁所內有男同學。

長期關注性別平等議題的蔡依林出席擔任嘉賓,她和學生分享,影響自己最深的是「玫瑰少年」葉永誌的故事,因永誌和其他同學有些不一樣,最後也是在廁所中發生慘劇,她樂見教育局開始推廣性別友善廁所。

蔡依林說,教育單位推廣性別友善廁所,不只是形式上呼籲性別友善,而是從本質教育大家如何包容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教育局計畫4月起受理學校試辦,初步規畫分有小型單間獨立廁所,空間內同時有小便斗、蹲、坐式馬桶;或將廁所改建為完整隔間,獨立的小便斗、蹲、坐式馬桶;或將男廁貼上友善廁所標籤,以布簾或隔間隔離男女廁所,讓各種性別的學生都能使用得更安心。

文章出處轉載至: udn 文教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