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科技大學  首頁 /  研發成果  / 研發成果展示  /  防災生態成果簡介

研發成果 防災生態成果簡介










 
 

  1. 研究計畫結合學生實務參與:土木系積極爭取相關部會之產學合作計畫案,以「防災技術研究暨服務中心」做為產學合作發展平台,加強業界聯繫合作簽訂產學研究計畫。
  2. 落實研究成果申請專利:土木工程系在專利研發上,目前系上教師有10項監測技術之專利(1項美國地區專利及9項台灣地區專利)。除將研究成果開設選修課程,讓學生研習激發創意外;並透過實務專題研究方式讓學生親自參與應用,使研究成果與教學內容能做更緊密之配合。
  3. 表論文以強化成果運用:土木系國科會及產學合作計畫研究成果也具體展現在教師的研究著作及專利研發,91年至97學年度間發表各項期刊及研討會論文共計197篇論文,其中包括SCI論文25篇,EI論文34篇。
  4. 擴大研究成果貢獻,積極參與產業建設與社區服務:土木工程系自2000年起參與台北縣政府山坡地社區安全服務團隊,協助縣政府進行坡地安全檢查與推動社區居民安全意識教育,獲得縣府與坡地社區居民高度肯定。歷經9年來土木系持續專注山坡地防災減災之各項活動,為國內山坡地及工程安全貢獻心力。

航空產業研發成果

  1. 研發「雷射自動監測預警系統」
      雷射光束具有收斂、強可干涉及同波前向之特性,以雷射光束做為系統之光源,可固定於限制變位處或與簡易監測設備上,若該處發生變位或監測設備量測結果超出預設值,光束自然無法投射至預定位置,可用以監測標的物是否滑動。雷射系統結合成本門檻低、自動化即時預警與應用範圍度高等優點,具有應用及市場價值。該系統擁有7項專利(6項中華民國專利及1項美國專利),量產後預估相關監測儀器及實務應用產業每年產值達2億元。
  2. 高鐵通過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減振效能評估及監測
      運用土木系研發之非線性有限元素分析程式SASSI及「雷射自動監測預警系統」進行減振效能評估及監測,減振案整體工程經費達80億台幣。承包廠商經土木系防災技術研究暨服務中心協助(計畫金額1600萬),進行施工監測與減振效能評估分析。分析及監測成果在距高鐵200m處減振9dB,有效達成減振成效。協助南科半導體與面板廠(產值達每年5000億),解決高鐵列車通過造成之振動影響
  3. 創新研發有限元素分析程式SASSI(2007)
      
    SASSI程式為國際間著名非線性FEM分析程式,原始程式每套10萬。土木系持續研發改進推出2007年改版程式,加入3D Sectional Pile Element, Simplified Pile Method, PFM-2Method, Structural Transmitting Boundary Element, Modified Matrix Element及等值線性法處理二維或三維分析之土壤非線性行為。改版後程式功能大幅提供,經南科減振專案驗證測試,證明程式功能創新,優於國際間相關類似程式,預估改版後價值每套將達NT$50萬以上。
  4. 發展「山坡地安全監測與評估系統」
      
    土木系持續專注於山坡地監測應用暨工程分析評估技術體系,發展監測控制軟體程式,建立監測應用暨評估技術。自1999年起協助台北縣政府建立山坡地安全服務團隊,陸續開始協助建立基隆大水窟土方資源場、基隆瑪陵坑灰渣棄土場、新儀儀器工程公司、揚昇工程顧問公司、木柵觀星社區及麥田紫藤社區等之監測與評估系統。山坡地安全監測與評估系統應用自行研發之監測儀器結合控制模組,長期監測山坡地安全性,成果普獲好評。2003年起每年執行之相關監測產學合作計畫約6件/年,累計計畫金額平均約1000萬/年,並累積有7項監測相關專利,研發技術及產學合作成果豐碩。
  5. 結構「非破壞性檢測」評估
      應用MALA透地雷達系統及超音波結構掃描系統,做為土木建築結構安全檢測或延壽計畫分析設計之參考,透過結構先期分析在搭配雷達及超音波系統,對結構體進行體檢掃描,依實驗結果研判結構體安全弱點並擬訂改善補強方案。2003年起每年執行之相關非破壞性檢測評估計畫約5件/年,計畫金額平均約400萬/年,技術先進且成果豐碩。


  土木工程系專任教師均具有實務工程經驗與專業技師證照,為發揮技專院校之特色,配合業界實際需求與老師專長,爭取相關部會之產學合作計畫案。未來將以本校「防災技術研究暨服務中心」做為產學合作發展平台,鼓勵教師赴公私機構進行聯繫合作與研習,加強業界聯繫合作簽訂產學研究計畫,以及增加學生於工程實務之實習機會。藉由產學合作增加許多同學學習及工讀之機會,由良性循環以確保未來研究發展計畫之前瞻性與可行性。未來土木系所仍將持續專注工程災害之防災減災各項研究,持續協助相關公民營單位進行工程安全研究暨監測服務,並參與各項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測與營運管理,為國內工程安全及災害防救工作貢獻心力。